15381185740


浙江优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
ZHEJIANG YOUJI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., LTD

您好,欢迎来到浙江优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
首页 >> 相关资讯 >>法律法规 >> 杭州“五水共治”为室外环境做清洁
联系我们
更多
详细内容

杭州“五水共治”为室外环境做清洁

我们日益关注身边的室内环境污染的同时,室外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也同样备受关注。“水是生命之源”这句话从小就牢记在每个人的心中。所以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室外的环境中也尤为重要。前段时间杭州推出的“五水共治”这一举措在杭州备受关注。今天杭州环境检测为大家带来关于杭州室外环境治理中,污水治理的重要成果!

青山绿水图片

今年3月,杭州捧回了2016年浙江“五水共治”工作最高荣誉,堪称治水界“奥斯卡小金人”的“大禹鼎”。

“大禹鼎”也代表着,杭州这几年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“五水共治”的攻坚战,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。

摘得了荣誉,并不代表着“五水共治”就此结束,相反,杭州市“五水共治”领导小组办公室(市河长办)当场立下“军令状”——

2017年,杭州要进一步深化“五水共治”,在全市已经基本消除黑臭河道后,把目光放到了沟渠、池塘等劣Ⅴ类小微水体。

以“不获全胜不收兵”的决心、“快马加鞭未下鞍”的担当,大力实施“六大工程”,确保打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。

那么,杭州的水环境,现在又有了哪些新变化?

治污水

剿灭劣Ⅴ类水

先来看一组数据——

在杭州,县控以上劣V类断面有9个,其中有2个省控劣V类断面、1个市控劣V类断面。2个省控,分别是上塘河半山桥断面、萧绍运河萧山区出口断面。 1个市控,是余杭区保障桥。

今年,这些断面通过“点与面”联动,流域周边区县一起努力,都已经告别劣V类,通过了省、市剿劣销号验收。

再就是劣Ⅴ类水体,在不留死角的排查中,杭州发现了1256个劣Ⅴ类水体,大部分是小微水体,有的甚至只有50平方米以下的小汪凼,只有1/4劣Ⅴ类水体是河道。

现在,1256个劣Ⅴ类水体,已经基本治理完成!

让市民感受最直观的就是,水质显著提升。全市共完成71条垃圾河、277条黑臭河治理,昔日的垃圾河、黑臭河变为人文河、景观河,治水获得感明显增强。

市区河道水质普遍改善1-2个类别。

全市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持续改善,省考核连续三年保持优秀。

钱塘江、苕溪以及西湖、西溪湿地水体,均全线达到或优于Ⅲ类。西部县(市)实现了“全域可游泳”。

城市基本消除“暴雨看海”。

全市“一源一备”的水源格局基本形成,四大自来水厂已基本完成深度处理改造,千岛湖配水工程进展顺利。

全省抽样调查显示,公众对“五水共治”满意度由2014年的60%上升为80.86%。

这些治水成绩,是怎么取得的?市治水办介绍说,他们为了“排查不留死角、治理不留后路、监管不留缝隙”,想了很多办法。

河道违建拆除

与“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”“三改一拆”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努力斩除劣Ⅴ类水根源。

这几年,一大批污水入河的违建,都已经被整治、拆除,比如中东河上游的馒头山区块、沿山河上游的白沙泉区块等。

尤其是萧绍运河(官河),在河道两侧画了15米红线范围,作为严控重点,拆除违建1580余处、155万平方米,为官河劣Ⅴ类断面的消除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落后产业转型

近3年来,全市完成重点行业整治529家,淘汰落后产能772家,关停低小散企业1600家。

关停有较重污染的温室甲鱼养殖4000多亩、黑鱼养殖万余亩。关停6847家治污设施不合格的生猪养殖场。

产业得到转型,比如余杭关停黑鱼、甲鱼养殖后,种上莲藕,变成千亩荷塘、千亩花海及花卉园,产值大大高于养鱼,产业转型效益明显。

新建10家污水厂

建了10家污水厂,提升改造了24家污水厂,现在杭州43家污水厂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最高排放标准。同时,全市新增城镇污水管网950余公里,1520个行政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

破解“最后100米”难题

在全省率先启动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,积极破解截污纳管“最后100米”的历史难题。

重点对老旧小区、老集镇、城郊接合部等区域,运用以拆代截、就地处理、末端截流等方式,对入河污水进行截流整治,累计消除河道排口1万余个,全市新增截污量近30万吨/日。

多种模式清淤

又脏又臭的淤泥日积月累在水底,让水位越来越浅。

杭州探索了“留置管道”、“干化造地”“荷塘就地利用”等多种模式,仅2016年以来,就完成清淤2437万方。

尤其是“留置管道”清淤模式,解决了老城区机械进河难、淤泥外运难等问题,形成了独特的长效清淤模式。

健全河长制

健全四级河长体系,实现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河长和河道警长全覆盖,延伸建立湖泊、小微水体的河长制。

市治水办与市河长办合署,创新建立治水责任追究、互查互学、河道三色预警、约谈通报、督查考核、媒体监督等制度。

严肃问责治水不力的单位、个人,近年来,共有224个人、7个单位被问责。

确保成效不反弹

确保“五水共治”的成效不反弹,制订并实施了截污纳管、雨污分流、污水管网及泵站建设、“清水入城”等三年行动计划,不断巩固、提升治理成效。

城镇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,建立了远程集中、全天候实时、线上线下联动的运维管理机制。

创新“水质预警、整体进展跟踪预警、媒体舆论监督、公众参与、巡查发现”五项机制,促进问题整改。

采取“落实目标考核任务、发挥督查协调作用、实施重点问题督办、开展河长履职约谈、严格纪委执纪问责”五个举措,强化责任。

“百千万”蹲点一起抓剿劣

落实“九个一”举措,市、区(县)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)层层签订剿劣责任状,纵深推进剿灭劣Ⅴ类水工作。

市委、市政府还将剿劣工作列为“百千万”蹲点调研和“六场硬仗”重点内容,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剿劣的良好氛围。

防洪水

完善基础建设,解决“防洪安全”问题。

积极推进“千塘加固”和“六江固堤”工程,县城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,中心镇、中心村防洪标准分别达到20年、10年一遇以上标准。

完成水库除险加固71座,山塘整治380座,固堤113公里,三堡、七堡、华家、顺坝、钱江枢纽、济民、四五等排灌站、萧山机场外围排涝工程相继建成投运,排涝量达572立方米/秒、占全省2/3。

排涝水

聚焦城市排涝,解决“暴雨看海”问题。

近三年来,通过“上蓄、中疏、下排”,较好实现了短时强降雨道路不积水、交通不中断、居民家中不进水的目标。

完成积水点改造400多处,完成排水管道清疏1.8万公里,打通32条断头河。

闲林水库下闸蓄水,可削减城区40%的西部来水,下游地区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。

保供水

有效配置资源解决“供水品质”问题。

全市各地“一源一备”的水源安全保障基本形成,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实现多源联网、互调互济的供水格局,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提高,水厂制水工艺改造进一步提升。

祥符水厂、九溪水厂完成改造。

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新增受益32.1万人。

抓节水

优化节水措施解决“资源浪费”问题。

健全节水法规和管理体系,主城区全面完成供水“一户一表”改造,2015年杭州市节水型城市第三次通过国家复查。

完成27406套节水器具、85296户“一户一表”改造,建成2010处屋顶集雨等收集系统,完成6.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。

治水成果怎么保护好?

以制度建设来保障

在杭州水环境越来越好的同时,“五水共治”还将继续!

市治水办表态,接下来,一方面要巩固、深化治水成果,同时,还要持续、深入推进“五水共治”。

先来看,怎么保护治水成果。

建立一套快速发现问题的机制,有了问题,像仪器监测、群众发现、督导员发现、媒体发现,都可以直接反映。

比如说仪器,对已整治“三河”回头看,根据仪器监测结果发出“红黄橙”三色预警,通报至各地党委、政府与河长本人。

要是同一条河被预警累计三次,对河长及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,直至问责。至今,共发出预警463条次。

督导员也蛮重要,像今年全市“百千万”蹲点活动中,共派出2.5万名干部深入3089个村社,另外还有1578名省、市、县督导员入村开展剿劣整治督导工作,发现并推动解决一批治污剿劣方面的问题。

客服中心
联系方式
15381185740
扫一扫,添加客服微信
技术支持: 从之建站 | 管理登录
返回顶部 seo seo